日新知

知行诺一

夺命丹—你肾虚吗 (2016-03-18 10:38:52)

临诊时总有病人伸出手腕问:大夫,我肾虚吗?如果不摸出肾虚来,就用不信任的眼神看着你,好像你的脉诊不过关。
好像国人真的都很喜欢被中医大夫说肾虚,否则怎么滋养出那么多的产业来。满大街补肾的广告,电线杆上满是祖传中医治疗肾虚。电脑打开养生补肾的宣传扑面而来。连各种高大上的电视频道都不停的滚动各种补肾的广告,“补肾,他好我也好”。满世界的广告都在宣传“十男九虚”,“肾虚就要补肾”,各种保健品也都来迎合这种需要。药店的柜台上,补肾药琳琅满目,丸散膏剂应有尽有。
今天的中国人怎么了,是真的肾虚了吗,还是心虚了?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悲为肺志,思为脾志,恐为肾志的对应关系。恐为肾,肾所藏的先天肾精里也一定包含了所藏的着灵魂。当灵魂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也一定充满了惧怕。所以人与生俱来的那种不安全的惧怕掌控了人的情绪。这就是肾所主的是恐惧的情绪。所以人们拼命的补肾,来企图摆脱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情绪。殊不知人的先天生殖之精即天癸是有定数的。
“肾主封藏,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人体摄入物质经过肝胆脾胃运化,心肺宣发肃降,最后才是肾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谓藏者,贮藏,藏匿。自然就不会外露,外泄。
而现今所用的一切补肾之品包括食疗,保健品,中药品:丸散膏之类,其作用皆是让肾精外泄,这属于补肾还是属于泄肾。
所谓的补肾药,不都是调动人的欲望,让肾精外泄,竭其精,耗其真。即使有男性的一些病,阳痿早泄之类,大多也是身体自保的措施,身体告诉你不要再消耗了,否则蓄电池耗尽,就报废了。
每天有那么多三十四十人的突然促命。不也有这样的原因吗?早早的头发白,身体重,步履蹒跚,不到半百就衰不正是以欲竭其精吗?
现今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也在摧毁着年轻的一代,上大学的孩子来诊,妈妈说记忆力差的象老年人,脸色灰暗,搭脉真是体内象被掏空,妈妈还绝对说孩子没一点不良恶习。和孩子单独交流,手淫很严重。
同事之间开玩笑,现今我们的儿子能找个生孩子的媳妇都不容易了,我们的女儿能找个生孩子的丈夫也难了。看看现今不孕不育科有多火,就知道这种玩笑一点也不夸张。
肾精枯竭,不但丧了自己的性命,连下一代的性命也被断了。
“肾主骨生髓。”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肾藏重要,补肾重要,爱护肾藏,健康长寿,就要远离一切补肾之品。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376fe60102w35o.html

大通缩还远吗?

杠杆和信贷,以及电子科技在当代的广泛应用,使货币流通速度得到空前提高,促成了总货币量(包含现金和以电子支付等形式存在的信用货币)的成倍增长,刺激了社会的提前消费式繁荣。
杠杆和信贷,对债权方而言是资产,对债务方而言是负债。
持续繁荣的前提在于消费和生产不脱节。若生产不能被消费,产出难以出售而不能转换为生产方的收入,进而影响生产方的资金和人员收入,抑制他们的再生产和消费。
假使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体,局部存在,而是大面积现象,那么对消费以及再生产都有不小的冲击。
倘若上述情形再加入个人消费性贷款,生产方生产性贷款,三角债,多角债等的因素……

通缩的一些理由:

  1. 通缩的深度和广度是以最近一次通胀为参照
  2. 通胀从某些方面来说造成了财富的相对集中(国内)和财富的绝对转移(国外),客观上减少了货币的总量以及流通速度
  3. 债务偿还出现问题时,债权人和债务人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损失,严重的导致对应的货币长期被冻结甚至湮灭,将迫使两者在主观上减少消费支出,同样起到了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以及总量的作用
  4. 比较理性的资本多以保障资金的安全作为主要任务,然后兼顾盈利,而不是相反。比如,部分国企、民企近年争相“走出去”,一些外企转移厂房等;热钱撤离等等
  5. 在货币总量减少,流速降低,盈利水平逐渐下降的情况下,贷款+利息的偿还相对来说越来越难,银行的可贷资金以及贷款意愿越来越低
  6. 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低迷会日益影响消费信心,从而强化以上过程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未来必然大通缩的逻辑解析!(2017-04-06 08:07:38)

很多人无法理解未来必然大通缩的观点,在于无法理解这个准货币体系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而这个准货币的本质和规律只会在近代20年内出现的电子货币的催化下才会迅速发展累积危害到很严重的地步,而电子货币给金融和经济领域带来的变革很多人无法抽象思考。这就会让更多人别说看透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就是我逻辑清晰地解释清楚了甚至也无法理解透彻。
通胀和通缩,以往的观点认为,总是货币因素导致的,对于实物货币时代来说,这个观点是很正确的,对于传统的经济社会来说,也是正确的。
但是现在并不是实物货币时代了,而是电子货币与实物货币并存的社会,而且电子货币供应的规模巨大。我国流通中的实物现金货币才不过货币供应量的5%。到了几乎实物货币丝毫不影响通胀的地步了。
其次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货币流速,货币流速是一个比货币供应更能影响通胀和通缩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经济社会中,社会中的生产者融资规模本来就很少,消费者赊账融资或者说赊账进行信用创造的规模更是凤毛麟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传统的经济社会中社会总债务规模十分有限,实物货币+传统经济社会中,社会总债务规模占基础货币规模的50%都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你很难想象社会中的有钱人会借出自己钱财的一半给别人而不会有任何担心。
那么当前社会上,准货币体系+融资债务经济体在电子货币的催化下,这多个巨大的危害在相互作用下被累积到惊天危机的地步了。

全文重点在这里,且判断通胀通缩的唯一着眼点也在这里:
准货币体系会派生货币和伴生准货币导致货币供应巨幅增长。同时社会上所有的融资资金都有极强的支付转移压力,会促使社会经济交易的尽快达成而大幅增快货币流速。因此在这里,是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速两个因素同时相互作用导致了过去的经济十分繁荣和通胀持续大幅增长。
我国当前社会总融资债务规模高达160万亿,已是基础货币的5倍以上规模。债务危机在未来必然爆发,没有破解之道,因为这个债务累积过程不可逆,就像攀岩运动过程一样,一旦上了一个关键的台阶后该过程就不可逆了。因此,社会是绝对不可能主动去杠杆的,因为主动去杠杆的过程就会导致资产价格下跌和债务危机爆发。所以我们只能继续累积债务到未来债务规模更加巨大而危机大爆发,全社会被动去杠杆。

那么未来通缩的逻辑就一定会是这样的。

全社会被动去杠杆的过程,一定是同时伴随去杠杆和债务违约的过程同时发生。去杠杆会导致债权和债务同时湮灭,也就是会导致货币供应量M2萎缩减少,其次债务违约会导致债权消失,这两点,一是从货币供应量上来说导致萎缩,另一个因素是债权消失打击消费信心令货币流速降低。这两因素结合,必然令经济环境反向进入通缩,同时中债危机爆发,那么社会上的融资增量将显著减少甚至融资枯竭和消失,那么相对来说,货币的流速的大幅降低将会更加影响经济环境进入更严重的通缩过程,这是过去长经济周期性繁荣的逆过程,是20年来的经济繁荣期累积的债务危机后在短时期内的逆过程爆发。因此产生的破坏性会更加剧烈的释放而不会像日本那样用长达数十年的通缩来缓慢释放。
因此,要理解我对未来必然,100%会大通缩的观点,必须从准货币体系导致货币供应增大,再加上社会融资十分之庞大导致货币流速极端增速,最后再结合电子货币的催化剂作用让这个过程加速累积危机到十分难以挽救的地步这3个要素上来领悟。则可以得出未来社会必然大通缩无疑问,且没有挽救的办法。

所以我称之惊天危机,只等择日爆发。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dca46a0102xhx8.html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缓而有待也。乾之三阳欲进,而为六四之阴所阻。九五阳刚,履乎中位,而陷于二阴之中,与三阳相隔。三阳待五之引己以升,九五待三阳之类至,交相待而未前,故为健行而遇险之象,不能无所需迟,而固可以需者也。孚者,同心相信之实也。阴与阳合配曰应。阴阳之自类相合曰孚。凡言孚者放此。旧说谓应为孚,非是。九五与三阳合德。虽居险中,而诚以相待,秉志光明,而情固亨通,终不失正,吉道也。此以赞九五之德。利涉大川,为下三阳言也;虽为四所阻,不能不有需迟,而性本健行,不畏险而自却,且有九五以为主,非阴所能终阻,涉焉,斯合义而利矣。

:需,有所待。上下同心合德,如是则吉无不利,靖难克险。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险在前,不容不有所待而后济。凡天下之陷于险者,皆由锐志前行,而不虑险之在后,致陷于困穷,讼之所以终凶也。险在前,知之已明而健以行,踌躇满志以有为,虑已熟而无可畏葸xi,见义必为,不忧其困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九五位乎天位,足为群阳之主,而得位秉正,不以在二阴之中而生疑阻,则信著光明,亨通可俟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健以济险,虽需迟而不陷,往斯利矣。九三以近险而进,致寇至,然则往且犯难,而彖云有功者,全体乾而有恒,则利九三独动,而不需群起立功;抑必有独撄其难者,则先动者当之。凡彖、爻异占者,大率类此,所谓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也。

:可见之险,多不为其所困;不可见之险,多为其所陷。

阅读全文 »

节气随想

小满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春夏之时,阴寒渐衰而趋亡,阳热渐繁而趋盛。若常则白昼地阳生升,黑夜天阴沉降,天地气交渐畅而频,所以化云成雨,因此春末夏初雨水较多。

夏气渐长而日盛,万物感阳热,涤荡阴寒,遍宣阳热于内,又得雨水滋润于外,阴阳遂以循环不息。周流不息,乃可谓阴阳和合。万物得此而生、长。小满之时,谓物至此小有所成,花渐繁茂,果趋丰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时太阳到达黄经60度。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安安宝贝:

  五载的期盼和等待,终于在2016年5月29日凌晨(丙申年四月二十三日)成真,我们家迎来了新成员安安小宝宝。

  叻地一声啼叫,既宣示着新生命的开始,也承载着旧生命的延续。

  奶奶从护士手中小心翼翼的抱过刚出生的你,满头黑卷发,宽宽的额头,淡淡的眉毛,眼睛紧闭,和鼻上的纹路连成一线,大大的鼻子,小小的嘴,肤如凝脂,白白胖胖,甚是可爱。

  仿佛眨眼之间,你就一岁了。

  这一年,你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欢笑。虽然爸爸妈妈不能记住你的每一个瞬间,但是很多时刻让我们记忆犹新。

  你是一个强悍的宝宝,声洪力大,但你不会无理取闹。
  你是一个爱笑的宝宝,时常无忧无虑的“傻”笑,“假”笑,可是在我们眼里都是那么笑容可掬甜美动人。
  你是一个乖巧的宝宝,有时没人搭理你的时候,你会尝试用你独特的叫声召唤他人;你会拉着大人的手帮你拿东拿西;你会跟着音乐声前后晃动……

  这一年,你的成长喜人。从刚出生时五十厘米高,七斤四两的个头,到现在七十五厘米身高,十八斤重;从只会啼哭到笑到叫爸爸妈妈;从光喝母乳到摄取米饭,包子面包等固态食物;从卧不能转侧到翻身打滚可以扶着站立……这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一年,你也首尝人世疾苦。一次是扁桃体发炎,反复高烧;一次是发烧。看着你痛苦而又无法言语的样子,我们顿时感受到人的渺小和无力。

  不管怎样,未来你的路还有很长,你可能会尝遍酸甜苦辣咸,经历艰难坎坷,阅尽人生百态。《周易》有言:“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道德经》云:“慎终如始”。希望你在体、悟中成长,壮大。

阅读全文 »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 通: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tiáo),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阅读全文 »

节气随想

立夏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曰:
『夏三月,此谓蕃秀(夏三月承春三月之发陈出新,而滋长繁盛),天地气交(夏三月,白昼阳升,黑夜阴降,畅而不悖。泰和而离明),万物华实(阴阳合和之融洽,万物资之以长,于此而渐趋于盛极)。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人宜应夏日蕃盛之阳气,早起晚睡,利用体外的阳气扶助人体内的阳气宣布),使志无怒(怒伤肝,肝伤则发陈乏力,无以滋长),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季人体太阳亦处于全盛时期,阳气生升旺盛,宜避免人为干扰身体的自我调节机能,让人体太阳宣布的道路通畅,如适量的出汗,使繁盛的阳气可以宣泄而出而不至于长时间汇聚体内的某些部位,造成机能障碍)。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立夏,夏三月之始。立者建、成。夏含壮、大之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宣告夏日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六节医话(十七)迟暮莺啼话血压(2010-11-01 00:08:14)

修正传真(771)03182919

高血压,在人口老化的今天,几乎是人人都听说、讲过、甚至有所了解的病症。这虽然是西医的东西,中医人可不能不理睬,因为您平日诊治的病患中有高血压的太多太多了。作为救死扶伤的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西医高血压概念和诊测手段,否则就会沦为货真价实的鸵鸟医师。

 

实际上,中医研究治疗高血压已经好几十年,当然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是否也体会到些许挫折教训呢?应该有吧!不但有,我们还有严重失误:1)方向错误:以西医理论来引导、筛选中药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去医存药、阉割国学;2)路线错误:沿八纲糅合脏腑辨证的思路,推理出阴虚或内热导致的肝阳上亢,便是路线错误的具体产物——八纲脏腑辨证误导了中医人。

 

常见症状: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心悸易怒,口苦咽干,腰腿酸软,步履轻飘,并在情绪波动或起居不宁时加剧。

发病机理:虽然认为有不同的辨证类型,基本病理是阴虚内热导致肝阳上亢。从临症所见得出这样的病理认识,并非某一门派的一两位权威之口说了算,而是近代中医人广泛临症后的共识。这里有个严肃的治学问题,当中医人为了“辨证”而罗列众多症状时,故意忽视了两个极端重要的事实:

年龄患者集中于老年人,中年人次之,青少年很少见。若将年龄划分为少、青、中、老,人的一生就如经历了春夏秋冬:少年如春,草木发生向上;青年如夏,万物蕃茂相见,体力活动达到了巅峰;中年如秋,停止生长,收敛向内向下,生理功能走下坡;老年如冬,生理功能进行性衰退中,等待死亡。站远些看,高血压集中发生于中老年身上,可是典型的秋冬之病,金风肃杀、天寒地冻的时候竟然发生了“肝阳上亢”?天天奢谈天人一体的中医人:您们的思维怎么啦?思考高血压病理时,为什么就悄悄地溜出了天人一体的大格局, 难道他们尽是些肝气有余的老顽童?

体态进入中老年,大多数腰身臃肿、大腹便便、行动迟缓,他们像阴虚阳亢的体质吗?还是用形盛气衰来形容更恰当?

阅读全文 »

叻地一声 (2013-12-06 12:16:36)

修正传真(771)03182919

叻地一声,乾失中爻,虚而为离,落入后天。少年读丹经,就对这句话映像良深。这乾失中爻,虚而为离,从卦画上看确实如此。不过,将这么直观的卦画运用于经胚胎期揉面千遍后的人体,太虚玄了吧?

从医学角度看,这叻地一声,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医人从来不敢碰过。从六节藏象学看,这叻地一声,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修正先生为中医学讲一句半开玩笑的真话,“这叻地一声的结果够严重的:天半开,地全开”。 这天地二字,中医人讲得够多了,应该不难理解吧?

中医人学而不问,时时刻意以玄理、秘传掩盖自己的无知,今天的困境该怪谁?易曰:驯致其道。谁能正确理解这“叻地一声”,免其背诵《伤寒论》397条。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ee16d0102eir8.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