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文集《周易内传》坤 文言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至,谓六爻皆阴,柔静之极也。柔者,无锐往之气,委顺而听阳之施也。乃其为体,有形有质,则其与阳俱动也,异于阳之舒缓;而坚劲以果于所为,生杀乘权,刚亦至焉。阴体凝定,非阳感不动,静也;而惟其至静,髙下柔刚各有一定之宜而不迁,故随阳所施,各肖其成形,以为灵、蠢、动、植,终古不忒,是其德之方也。柔静者,牝道也。动而刚,虽牝而固马。方者,牝马之贞也。
按此统刚柔动静以言阴。系传亦曰:“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又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动静刚柔,初非阴阳判然,各据一端而不相函之滞理,审矣。天地、水火、男女、血气,可分阴阳,而不可执道之自然者,类如此。泥于象迹名言者,将使天地相为冰炭,官骸相为仇敌,沟画而界分之,亦恶足以知道哉!
后得主而有常。
不唱而和,以听阳施,则不失柔顺之常理也。卦无阳爻,而言得主者,阴阳有隐见,而无有无;阴见,而阳固隐于所未见;至柔至静,则不拒阳,而阳隐为之主。
含万物而化光。
此释彖传含弘光大之义,见其得主而利也。地虽块然静处,而万物之形质文章皆其所毓发;感阳以化,则天下之美利备焉。化光,则亨利同乎天矣。太极第三图,土居中宫,全具太极之体,金、木、水、火皆依以生,殆此意与?而术家言天一生水,至五而始生土,其未察于天化物理,明矣。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动而刚方,天动之也。得主,得天也。化光者,天化也。惟其至顺,故承天而不滞于行,是以元亨而安贞得吉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朝—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一阴初动,未必即为凶惨,故卦之初筮,得六者三十二;亨利而吉者九,无咎者六。阴虽起,而即有阳以节宣之,则丧朋而庆矣。坤体纯阴,自一阴而上,顺其情而驯致之,遂积而不可掩。乱臣贼子,始于一念之伏,欲动利兴,不早自知其非,得朋而迷,恶日以滋,至于龙战,虽其始念不正,抑以积而深也。辩之,斯悔其非道之常,而安其贞矣。顺如“顺过遂非”之顺,即所谓驯至也。不道之念一萌,不能降心抑志,矫反于正,为君父者又不逆而折之,惟其欲而弗违,顺阴之志,无所不至,所必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