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知

知行诺一

绝壁此登临,
勒马执鞭,
极目海角天涯地,
万里江山一尽览,
风景无限。

逐鹿忆群雄,
故国再现,
千秋兴亡东流水,
古今英雄气犹在。
直上云天。

山如黛,
水如墨,
暮霭沉沉,
尘风荡归舟。
何来鹧鸪声切切,
几多牵挂,
无语梦中游。

意未犹,
泪已流,
蓦然回首,
往事又心头。
邀杯醉月愁还愁,
南国红豆,
伴冬夏春秋。

节气随想

夏秋之应

太阳应时于夏,太阴应时于秋。少阴于冬,少阳于春。
春夏多阳。阳(气/能)敷布于外,遇冷空气成汗。阳多易积而不通,不通则体不适,发之于外则通,通则舒。此或伤寒论中,太阳病 (阳多阴少) ,汗出乃解之理。
秋冬多阴。阳(气/能)敛藏于内,体液积而成尿。阳少则聚而不畅,不畅则体不适,利之于外则通,通则舒。此或伤寒论中,太阳病 (阳少阴多) ,下之乃解之理。
春夏多汗,秋冬多尿,此人体应时之调节。

小儿少阳之体,气有余,用其气而通。因而,小儿好动,天性也。
老人少阴之体,气不足,导其液而畅。因而,老人好静,亦天性也。
小儿多动,老人少动,此人体应时之变化。

其理一也。

一袭清风轻荡,香来驻。
几许银花飘落,庭间树。
(满眼翠嫩欲滴,春意浮。)

今古事,中外史,尘与土,
尚留蹈海英雄,
万世古。

五载芳华朝夕间,
酸甜苦辣皆尝遍。

山月有情少人知,
白首仍若如初见。

梦中但见双飞翼,
醒时方晓长相却。

伊人共我醉明月,
落日长河皆飞雪。

节气随想

立秋

立秋,由夏之秋,秋之始也。坤而承乾。

黄帝内经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
(试解之:秋三月,阴阳渐分,天气敛聚于上,地气汇萃于下。万物应之,自内而外收敛,不复夏之发散。)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试解之:阴阳合和,则阳生阴成;阴阳分离,则阳杀阴毁。早卧早起,以得天阳。神志安宁,以平地阴。如此,则阴阳稍和,肺气可清。)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乾而又乾,健之笃也。“惕 若”,忧其行之过健而有戒也。“厉”危也。凡言“无咎”者,并宜若有咎而无之也。三、四皆人位,而人依乎地以立功,三尤为人事焉,故于此言君子之道。内卦 已成,乾道已定,故曰“终日”。九二德施已普,而三尤健行不已,必极其至,故曰“乾乾”。然阳刚已至,安于外卦之下,虽进而不敢骤达于天,惟恐不胜其任, 故日“夕惕若”。其象与上九同,刚过而进不已,危道也,故“厉”。“厉”则咎矣。以“惕若”内省其“乾乾”,是以“无咎”。君子希圣之功,竭才求进,其引 天下为己任也,无所疑贰,然刚于有为者,惟恐动而有咎,方“乾乾”而即“惕若”,知圣域之难登,天命之难受也。君子之德如此其敏以慎,而但言“无咎”,德 至圣人,犹以无大过为难也。凡言“无咎”,小大非一,此则就君子寡过之深心而言也。
:乾健不已,则事功可期。克己宽人,则虽厉而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四” 超出于下卦之上,故曰“跃”。居上卦之下,仰承二阳而为退爻,以阳处阴,故又曰“在渊”。或跃也,或在渊也,疑而未决。志健而虑深,则其跃也,不以躁进为 咎;其在渊也,不以怯退为咎;两倶似咎而皆无咎也。未达一间而“欲罢不能”,止不如进也;“欲从末由”,进而止也。“上帝临女,勿贰尔心”,止不如进也; “俟时而后兴”,进而止也。处此者,君子忧患之府,圣人慎动之几,惟纯乾为道而介其时,乃能胜之。甚矣,免于咎之难也!
:事功之成,终始一贯,然不可必。知位安时,则进、退皆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纯 乾之德,积清刚而履天位,天下莫测其所自,在己亦非期必而至;惟不舍其健行,一旦自致,故为“飞”之象焉。豁然一贯而天德全,天佑人助而王业成,道行则揖 让而有天下,道明则教思垂于万世,占者弗敢当,学者亦弗敢自信,故为圣人作而天下“利见”之象。惟君子为能利见之,则虽尧、舜、周、孔之已没,乐其道而愿 学焉,亦利见也。若小人革面以遵路,亦可为寡过之民。
:圣人、君子,功济百姓,德化万世,天下乐见之。

上九,亢龙有悔。

“亢”, 自髙而抑物之谓。行之未有大失,而终不慊于心之谓“悔”。卦之六爻,初、三、 五,三才之正位也;二、四、上,重爻非正位,而上为天之远于人者。三爻皆阴,非阳所利,特二居地位,利于上升,故为多誉之爻,且于贞悔二象为得中。四、上 不然;上尤不切于人用。龙德,履天位而极矣,上则无余地矣。积策至于二百一十六,无余数矣。天地阴阳之撰,位与数皆无余焉,更健行不已,将何往乎?德极其 刚,行极其健,非无一时极盛之观,而后且有悔。然不损其为龙德者,自强不息,尽其大正,则悔所不恤,圣人固不以知罪易其心也。此爻于理势皆君子之所戒,惟 学问之道不然,愤乐而不知老之将至,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不以亢悔为忧。故文言专言天道人事,而不及圣学。
:知终终之。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用九”,六爻皆九,阳极而动也。旧说以为筮得乾者,六爻皆动,则占此爻。“用”者,动而见于行事之谓。筮法:归奇为不用之余,过揲为所用之数。六爻过揲之策,皆四其九。归奇之十三,不成象数而不用。其所用以合天道、占人事者,皆九也,故曰“用九”。

“见” 者,学易者明其理,占易者知其道,因而见天则以尽人能,则吉。六爻皆具象数之全,秉至刚之德,各乘时以自强。二、五虽尊履中位,而志同德齐,相与为群,无 贵贱之差等。既为群矣,何首何从之有?“无首”者,无所不用其极之谓也。为潜,为见,为跃,为飞,为亢,因其时而乘之耳。规其大,尤慎其小;敦其止,尤敏 其行;一以贯之, 而非执一以强贯乎万也。博学而详说,乃以反约;无适无莫,而后比于义。能见此者,庶几于自强不息之天德,而吉应之矣。

阅读全文 »

方解一篇 (2014-11-10 10:31:3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5bea590102v5ky.html

_  _小公主赞叹这位朋友的方解,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_ _寄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诸君共勉!

2014年10月28日 15:00,新浪博客名为41048684w的朋友在本博博文《不用感谢公主》的评论中写下:晚期癌症的方药,生麻黄5克,芒硝0.5到2克(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决定药量),人参5克,生白术5克,干姜10克。炙甘草5克,杭麦冬5克,生半夏5克,粳米10克,大枣3个(撕开),麦芽糖30克,桂枝5克,杭白芍10克,生姜5克,当归5克,羊肉30克,生地5克,生山萸肉10克,新鲜的淮山药30克,丹皮3克。茯苓3克,泽泻3克,生附片3克,大黄1克,黄连0.5克,黄芩0.5克 .癌症(癌者上品下山病也。品者行也,天地人三部圆通,德行全也。山者宣也,万物化生也。加个病框。便是人身天地人三部运行不利导致阳气之宣通受阻的一个病。该方以肾气丸通天气流行之源头,有利藏精,为调生气之源服务。象应天部,以肾通先天域也。小建中汤是宣通人部太阳以和荣卫,并重在使浮躁涣散在外之阳气以收敛内养。象应人部。理中丸合麦门冬汤所以成云行雨施沟通阴阳之两隔。同时又暗合半夏泻心汤之方又从另一层面上交通天地阴阳之气。是收浮散之阳入地并合温中散寒之品共成脾土之死阴得阳始运之功。从而阳明精气化生,血气化成。用麻黄发阳于外,用调胃承气汤发阳于内。内外分消以解内郁之压力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所以直补胃气以养血气也。此方之配伍,气势直贯天地人三部,而尤致力于中部胃家。通内外之郁而养气血。其理至真至微。力重中部胃家者,理合阳明病中寒者不能食而至作顽疾之理在内。那么中寒之胃家实证治之法已藏其内。癌症后期也多出现胃家实证,但又见不能食,且体虚甚,正可谓攻补两难之局也。妙手济世先生出此方而行之有效。于其中不难剖解出疑难杂症之病理所在。实有教于我也。谢谢!谢谢!!谢谢!!!

节气随想

大暑

大暑时节,如置身湿热之桑拿房,如煮似蒸。

万物由内而外敷布阳能,汇聚一处因而热;自身之阳能挥发至外遇冷因而湿。

内经明言:夏三月,无厌于日。或谓人宜应人体太阳之宣布,听任而非阻碍自身阳能由内而外的敷布(最明显如出汗)过程。因此,空调,风扇,过度则不利于人体太阳之宣布,久则成病。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0%